欢迎您来到鸿翔机械官网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瑞安市鸿翔印刷机械有限公司


HONGXIANG PRINTING MACHINERY CO.,LTD

新闻动态

NEWS SHOW


当前位置:
深度分析凹版印刷机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05 | 4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题 目:深度分析凹版印刷机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


(全文约 5.4 字)


摘 要


凹版印刷机凭借“墨层厚实、墨色饱和、印刷幅宽大、耐印力高”等固有优势,在包装、钞票、装饰、电子等高端印刷领域长期占据不可替代地位。面对数字印刷崛起、环保法规趋严、消费个性化提速,凹版印刷机正经历一场由“传统重资产”向“绿色智能制造”跨越的深刻变革。本文基于国内外权威产业报告、企业调研及专利文献,系统梳理了技术演进脉络,从机械结构、控制体系、耗材工艺、应用场景、商业模式五大维度展开深度剖析,并对 2035 年前的技术路线、市场容量及投资机遇给出量化预测与策略建议。


关键词:凹版印刷机;电子轴传动;绿色印刷;智能运维;软包装;安全印务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1 研究背景与意义


1.1 产业地位


全球印刷装备产值约 420 亿美元,其中凹版印刷机占比 11% 但贡献 26% 的利润,原因在于其 80% 以上产能集中于高附加值的烟包、药包、液体包装、钞票、转移纸等细分市场。  


1.2 发展痛点


(1)环保:VOCs 排放占印刷业 45%,凹印溶剂型油墨是重点治理对象;


(2)库存:长单经济模式导致 12%~15% 的呆滞库存;


(3)换单:传统机械轴换版停机 2~4 h,无法适应“多 SKU、短交期”需求;


(4)人力:熟练机长平均年龄 46 岁,断层严重。  


上述痛点倒逼技术升级与商业模式重塑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2 技术演进回顾


2.1 机械结构


• 1950s 轴传动 → 1990s 行星轴 → 2005 年电子轴(无齿轮)→ 2022 年“电子轴+模块化小车”普及,换版时间缩短至 15 min;


• 张力控制:由摆辊+磁粉 → 伺服电机闭环 → 多总线同步(EtherCAT 1 ms 周期)。  


2.2 耗材体系


溶剂型 → 酯溶型 → 醇水型 → 100% UV/EB 固化;油墨 VOCs 含量由 75% 降至 <5%,能耗下降 35%。  


2.3 控制与检测


套准精度:±0.1 mm(2000 年)→ ±0.05 mm(2012 年)→ ±0.02 mm(2024 年 AI 视觉实时补偿)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3 未来 10 年关键技术趋势


3.1 电子轴 2.0:由“伺服直驱”迈向“直驱+磁悬浮”


磁悬浮轴承可消除机械背隙,理论套准精度可达 ±0.01 mm;预计 2028 年前完成产业化,单机成本增加 <8%。  


3.2 绿色工艺闭环


• 水性油墨+LEL 热风循环:VOCs 排放 <20 mg/m³;


• 热泵-转轮组合干燥:能耗较传统电加热下降 45%;


• NMP 回收系统:用于锂电池铝塑膜印刷,回收率 92%,投资回收期 2.1 年。  


3.3 数字混合(Hybrid)


在凹印机组内嵌入喷墨或电子束固化单元,实现“凹印大底色+数字可变二维码/图案”一次走纸完成。2023 年首台国产 8 色凹印+4 色喷墨混合机已在江苏某烟包企业投入商用,平均换单时间缩短 70%。  


3.4 智能运维


• 基于机理+数据双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,轴承故障预测准确率 94%;


• 数字孪生:实时映射设备 1200+ 运行参数,虚拟调试时间由 3 天降至 4 h;


• MaaS(Maintenance as a Service):按印量付费,设备商从“卖机器”转向“卖产能”。  


3.5 微结构与功能印刷


结合微压印与凹版制版技术,可在 PET 薄膜上一次性成型微透镜阵列(MLA),用于 3D 动态防伪标签;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达 18 亿元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4 应用场景演进


4.1 软包装:高阻隔可回收单一材质


随着《欧洲 SUP 指令》与国内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》实施,PE/PP 单一材质+高阻隔涂层成为主流。凹印机需解决 135 ℃ 低熔点材料的张力漂移和油墨附着,等离子预处理+EB 固化被验证为可行路线。  


4.2 安全印务:深凹+微透镜+全息


央行新一代钞票将“深凹版+微透镜+动感全息”集成,对印版雕刻深度误差要求 <±2 µm,国内首套 5 轴激光直写雕版系统已通过央行验收。  


4.3 电子与能源


• 锂电铝塑膜:12 µm Al 箔+40 µm CPP 复合,凹印导电涂层厚度 CV 值 <3%;


• 柔性电子:凹印银纳米线透明电极,方阻 <10 Ω/□,2025 年潜在需求 600 万 m²/年。  


4.4 装饰建材


SPC 地板耐磨层 0.3 mm 透明料在线多色印刷,同步压花误差 <0.15 mm;2023 年中国 SPC 出口 3.2 亿 m²,带动凹印线新增 120 条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5 市场容量与竞争格局


5.1 全球市场


2023 年全球凹版印刷机销量 2 850 台(其中中国 1 180 台),销售额 46 亿美元;预计 2030 年销量 3 400 台,销售额 58 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 3.4%。  


5.2 中国


2023 年行业规模 96 亿元,2025 年将突破 120 亿元;主要驱动力:


(1)食品、药品、锂电铝塑膜三大高景气赛道;


(2)环保改造替换需求:现存 7 000 台传统溶剂型凹印机中 60% 将在 2030 年前完成升级或淘汰。  


5.3 竞争梯队


• 第一梯队(年销售额 >10 亿元):陕西北人、松德、博斯特(瑞士);


• 第二梯队(3–10 亿元):汕头华鹰、浙江德光、瑞安远航;


• 第三梯队:区域性 OEM 与后道连线配套厂。


市场集中度 CR5 约 38%,低于国际 55%,并购窗口正在打开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6 商业模型变革


6.1 从卖设备到卖产能


某龙头推出“按印张收费 0.008–0.015 元/次”的 MaaS,客户免首付,设备商保留产权并负责维保,预计 2028 年渗透率达到 25%。  


6.2 平台化生态


设备商+油墨商+版辊服务商共建云工厂,共享订单、油墨、版辊库存,实现“当日下单、次日交付”的极短交期,库存周转天数由 45 天降至 12 天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7 风险与对策


7.1 技术迭代过快导致投资沉没


对策:采用“模块化+可升级”设计,关键运动部件接口标准化,确保后续升级成本 <整机 15%。  


7.2 环保政策不确定


对策:建立 VOCs 排放实时监测与碳排管理平台,争取国家绿色工厂补贴(最高 1 000 万元/项目)。  


7.3 高端人才短缺


对策:与高校共建“凹版印刷数字化学院”,推行“1+X”证书制度,2025 年前输送 3 000 名智能运维工程师。 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8 结论与展望  

1. 未来 10 年,凹版印刷机将呈现“绿色化、智能化、短版化、功能化”四大主线;  

2. 电子轴+磁悬浮、水性 UV/EB 固化、数字混合印刷将成为技术制高点;  

3. 市场容量稳中有升,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速 5.8%,高于全球平均;  

4. 商业模式从“重资产售卖”转向“轻资产服务”,设备商盈利点向耗材、数据、金融迁移;  

5. 建议政府加大绿色改造贴息、鼓励跨界融合创新,企业应提前布局单一材质软包装、安全印务、柔性电子三大赛道,以抢占下一轮产业制高点。  


参考文献


[1] 《2024-2030 年中国凹版印刷机行业发展趋势报告》,CIR 产业调研网,2024.


[2] Smithers. The Future of Gravure Printing to 2029. 2023.


[3]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. 中国印刷装备产业发展白皮书. 2023.


[4] 德光机械. 凹版印刷机行业前景展望,2024.


[5] 大中华印艺网. 现代凹版印刷成功的关键技术,2023.